HGH1035焊丝是一种镍基高温合金焊丝,专为极端高温、高压及腐蚀性环境设计,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能源装备、化工设备及核电领域。其核心优势在于优异的高温强度、抗氧化性及抗蠕变性能,可满足焊接部件在长期高温工况下的稳定性需求。
核心成分
镍(Ni):占比≥60%,作为基体提供高温稳定性及抗腐蚀性。
铬(Cr):18%-22%,增强抗氧化与耐硫化腐蚀能力。
钼(Mo):8%-10%,提升高温强度及抗蠕变性能。
微量元素:含铝(Al)、钛(Ti)等元素,通过固溶强化和沉淀强化优化综合性能。
杂质控制
硫(S)、磷(P)含量需严格限制(均≤0.015%),以降低焊接热裂纹敏感性。
物理性能
熔点:1350-1400℃
密度:8.2-8.5 g/cm³
热膨胀系数:13.5×10⁻⁶/℃(20-1000℃)
原料冶炼
采用真空感应熔炼(VIM)+ 电渣重熔(ESR)双联工艺,确保合金纯净度与成分均匀性,气孔夹杂物含量≤0.01%。
拉拔成型
线材经多道次冷拉拔至目标直径(常用规格:0.8-2.4mm),公差控制±0.02mm。
中间退火温度:950-1050℃,消除加工硬化。
表面处理
焊丝表面需经酸洗、抛光,粗糙度Ra≤1.6μm,镀铜层厚度3-8μm以提升导电性与防氧化性。
固溶处理
终加工后需进行1150-1200℃固溶处理,水淬或惰性气体冷却,确保组织均匀性。
保护气体:纯氩气(Ar≥99.99%)或氩氦混合气(He占比≤25%)。
电流类型:推荐直流反接(DCEP),电流范围80-220A(依直径调整)。
层间温度:≤150℃,避免过热导致晶粒粗化。
焊后热处理:必要时进行850℃×2h时效处理,提升接头高温持久强度。
典型应用
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修复、燃气轮机燃烧室焊接。
核反应堆压力容器密封焊缝、石化裂解炉炉管连接。
适配母材
可焊接Inconel 625、Haynes 230等镍基合金,以及部分奥氏体不锈钢(如S31025)。
理化检测
化学成分光谱分析(ASTM E1473)。
拉伸试验(室温抗拉强度≥750MPa,延伸率≥30%)。
工艺性能测试
熔敷金属扩散氢含量≤5mL/100g(GB/T 3965)。
焊缝射线探伤(ISO 17636)及渗透检测(ISO 3452)。
非破坏性检测
超声波探伤(EN ISO 11666)确保焊丝内部无连续性缺陷。
中国:GB/T 15620《镍及镍合金焊丝》
美国:AWS A5.14/A5.14M
欧洲:EN ISO 18274:2020
密封防潮包装,储存湿度≤40%RH,开封后需48小时内用完或充氮保存。
焊接前需用丙酮清洗表面油污,避免引入杂质。
当前研究方向聚焦于:
通过添加稀土元素(如Y、La)优化熔池流动性。
开发低热输入脉冲焊接工艺,减少热影响区(HAZ)晶界偏析。
结合增材制造技术,实现复杂高温构件的激光熔覆成形。
HGH1035焊丝的技术标准体系融合了材料科学、冶金工艺与焊接工程的跨学科成果,其严格的质量控制与工艺参数设计,为高端装备制造提供了关键材料保障。随着超临界机组、新一代航空发动机的迭代需求,其技术标准将持续向高纯净度、智能化工艺方向演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