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Ni-1是一种镍基合金焊丝,符合美国焊接学会(AWS)标准中的AWS A5.14规范,属于纯镍(Ni ≥ 99%)填充材料。其设计主要用于焊接镍200/201基材,或用于镍与其他金属(如钢、铜)的异种连接。该焊丝在高温、腐蚀性环境中表现优异,广泛应用于化工、核电、海洋工程等领域。
ERNi-1焊丝的核心成分为高纯度镍(≥99.0%),辅以少量合金元素(如Mn、Ti、Al等)以优化焊接性能:
镍(Ni):提供优异的耐腐蚀性和高温稳定性。
锰(Mn)(0.2%-0.5%):脱氧并抑制热裂纹。
钛(Ti)、铝(Al):微量添加以细化晶粒,提升抗裂性。
其冶金特点是焊接熔池流动性适中,凝固收缩率低,能有效减少气孔和裂纹缺陷。焊缝金属的显微组织以奥氏体单相结构为主,无有害析出相,确保长期服役稳定性。
焊接方法选择
ERNi-1焊丝适用于TIG(钨极惰性气体保护焊)和MIG(熔化极惰性气体保护焊)工艺。TIG焊更适用于薄板或精密焊接,而MIG焊适合中厚板的高效焊接。
保护气体与参数
保护气体:推荐使用99.99%高纯氩气,流量控制在10-15 L/min。
电流类型:直流正接(DCEN)以增强熔深和电弧稳定性。
典型参数(以TIG焊为例):
电流:80-150 A(根据板材厚度调整)
电压:10-14 V
焊速:10-20 cm/min
预热与层间温度控制
对于厚板或高拘束度接头,需进行150-200℃预热,层间温度控制在≤150℃,避免晶粒粗化及热影响区脆化。
力学性能
抗拉强度:≥400 MPa
延伸率:≥30%
冲击韧性(-196℃):≥50 J
数据表明其低温韧性优异,适合深冷环境应用。
耐腐蚀性
焊缝在还原性酸(如盐酸、硫酸)及碱性介质中耐蚀性突出,尤其在高温氟化物环境(如核燃料处理设备)中表现优于不锈钢。
高温性能
在540℃以下长期服役时,抗氧化性和抗蠕变性良好,适用于热交换器及高温管道系统。
化工设备:反应釜、储罐内衬、腐蚀性介质输送管道。
核电工程:核废料容器、冷却系统密封结构。
航空航天:发动机高温部件修复与连接。
跨材料焊接:镍与碳钢、低合金钢的过渡接头(如石化设备中的异种金属连接)。
焊前处理
彻底清除母材表面的油污、氧化物(建议采用机械打磨+丙酮清洗)。
焊丝需干燥储存,避免吸潮导致气孔。
焊接操作
采用短弧焊接,减少大气污染风险。
多层焊时需清理焊道间熔渣,防止夹渣缺陷。
焊后处理
一般无需热处理,但对高拘束接头可进行600-650℃消应力退火。
使用染色渗透检测(PT)或射线检测(RT)验证焊缝质量。
近年研究聚焦于增材制造(3D打印)中的应用,利用ERNi-1的高纯度特性制造复杂镍基构件。同时,通过纳米颗粒增强(如添加TiC)进一步提升焊缝的高温强度,扩展其在超临界机组中的应用潜力。
ERNi-1焊丝凭借其卓越的耐腐蚀性、宽广的工艺适应性,成为镍基合金焊接的核心材料之一。未来随着清洁能源与高端装备的发展,其技术工艺将持续迭代,推动高温、强腐蚀工况下焊接技术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