镍 201 是一种商业纯镍合金,具有出色的耐腐蚀性、良好的机械性能以及高导热性和导电性。它是一种用途广泛的材料,用于各种行业,包括化学加工、电子、航空航天和船舶。
镍 201 由至少 99.2% 的镍组成。高镍含量有助于其卓越的耐腐蚀性,使其对各种腐蚀性环境具有很强的抵抗力,包括酸、碱性溶液和盐水。它对还原和氧化条件均表现出优异的抵抗力。
Nickel 201 的主要应用包括化学加工设备,其耐腐蚀性受到高度重视。由于其优异的导电性,它被用于生产电连接器、电池和电子元件。在航空航天工业中,镍 201 可用于飞机部件和火箭发动机外壳。
直
无缝
电连接器
飞机部件
船用配件
ASTM B160
ASTM B161
ASTM B162
还有单独的客户规格
化学过程
电气
航空 航天
食品加工
抗张强度 | 最小 380 MPa (55,000 psi) |
屈服强度 | 最小 105 MPa (15,000 psi) |
伸长 | 最小 35%(2 英寸轨距长度) |
硬度 | HRB 45-70 (典型) |
密度 | 8.89 克/立方厘米 |
熔点范围 | 1446°C (2635°F) |
导热 | 70.2 W/m·K(20°C 时) |
电阻 率 | 9.6 μΩ·m (20°C 时) |
Modulus of Elasticity | 204 加仑/安 (29.6 x 10^6 磅/平方英寸) |
元素 | 最小值 | 麦克斯 |
镍 | 99 | - |
C | - | 0.02 |
铁 | - | 0.40 |
锰 | - | 0.35 |
四 | - | 0.35 |
铜 | - | 0.25 |
在材料科学的广袤领域中,“高导热性”这一特性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高导热性意味着材料能够极其高效地传递热量,从而在众多应用场景中发挥关键作用。
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高导热性通常与材料内部的微观结构和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密切相关。以金属材料为例,如铜和银,它们的原子排列整齐有序,电子能够在其中自由移动,从而实现了出色的导热性能。研究表明,银的导热系数约为 429 瓦/(米·开尔文),这一数据直观地展现了其卓越的导热能力。
在实际应用中,高导热性的材料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的散热领域。例如,计算机的中央处理器(CPU)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如果没有高导热性的散热材料,如散热片和导热硅脂,CPU 很容易因过热而出现性能下降甚至损坏的情况。再比如,在航空航天领域,航天器在重返大气层时会面临极高的温度,这就需要使用具有高导热性的特殊材料来迅速分散热量,保障航天器的结构完整性和安全性。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对于高导热性材料的需求也在日益增长。在 5G 通信技术的普及过程中,基站设备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对散热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进一步推动了高导热性材料的研发和应用。
总之,高导热性不仅是一个材料特性的描述,更是现代科技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其重要性在各个领域都不断凸显,并且在未来还将继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