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H1035是一种铁基变形合金,其成分为Fe-35Ni-20Cr,采用奥氏体固溶强化工艺。该合金的主要性能接近于GH3039铼基合金,主要用于900°C以下长期工作的涡轮发动机燃烧室、涡轮外环、排气装置等零部件。该合金的主要产品为板材。
相似的牌号包括9M703、XH38BT(俄罗斯)。
GJB 1952-1994 《航空用高温合金冷轧薄板规范》
GJB 2612—1996 《焊接用高温合金冷拉丝材规范》
GJB 3317—1998 《航空用高温合金热轧板规范》
1.5.1 对于板材,进行1100~1140℃的加热,然后自然冷却。 1.5.2 对于环件,进行1120℃的加热,保持1.5~2.5小时,然后水冷+720℃,保持8~16小时,最后自然冷却。
可供应冷轧薄板、热轧板、棒材以及环形件等不同品种。板材经过固溶、碱酸洗、平整、切边后供应;棒材交货时不经过热处理。
合金的熔炼采用电弧炉、非真空感应炉或电渣重熔工艺。在非真空电炉熔炼时,采用氩气保护法进行上注铸锭,锭模锥度一般为5%。
GH1035合金可用于替代镍基GH3039合金板材,制作燃烧室壁板,同时也适用于发动机涡轮外环。在中温范围内,其疲劳性能低于同类用途的镍基合金。
2.5.1 抗氧化性能:在空气介质中,经过900℃试验100小时后,氧化速率为0.0820~0.1170 g/(m²·h);在1100℃下,氧化速率为0.4238 g/(m²·h)。 2.5.2 耐腐蚀性能:对盐酸的耐腐蚀性能稍差。
3.1 相变温度 3.2 时间-温度-组织转变曲线 3.3 合金组织结构:在固溶状态下,合金组织为单相奥氏体,并含有少量的Nb(C,N)或Ti(C,N)碳化物。经过时效或长期使用后,会有少量的Y'相及M₃C₆型碳化物析出。
4.1.1 锻造:合金具有良好的高温塑性。锻造加热温度为1140~1180℃,终锻温度不低于900℃,一次加热的变形程度不超过60%。 5.1.2 轧制:在轧制过程中,合金不容易发生裂边。荒轧温度为1100~1120℃,精轧温度为1050~1070℃,终轧温度不低于850℃。 5.1.3 冲压性能:合金具有良好的冲压性能,极限深冲系数为2.03~2.15。
4.2.1 氩弧焊性能良好,使用HGH1035焊丝时,熔池流动性较差,可考虑使用HGH3030和HGH3044焊丝。与GH3030合金相比,该合金的氩弧焊裂纹倾向性较大。
推荐的热处理规范为:进行中间固溶处理1060~1080℃,然后进行空冷或水冷;最终固溶处理温度为1080~1120℃,同样进行空冷或水冷。保温时间按照1.2~2.0分钟/毫米计算。
金属的耐热性能是很重要的一个指标,特别是在高温工艺、火箭发动机等高温环境下的应用。那么,哪个金属最耐热呢?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5种金属的耐热性能及其特点。
1. 钨(W):目前常见金属中最耐热的一种,熔点高达3410℃,能在高温下保持不变形不烧蚀,常用于制造高温工具、陶瓷炉具等。
2. 铜(Cu):铜不耐高温,如果遇到高温,容易软化,变形或烧蚀。但是,某些铜合金(如铍铜合金)则有较好的耐热性,可以在高温下使用。
3. 镍(Ni):镍的热膨胀系数低,耐腐蚀耐热性能较好,熔点高达1455℃,但耐热性仅次于钨、铼等。常用于制造高温合金、涡轮机、气动发动机等。
4. 铁(Fe):铁在高温下易软化、变形或烧蚀。但高铁合金(如铬铝铁系)具有较好的耐高温、耐腐蚀性能,可用于高温炉、航空发动机等领域。
5. 铝(Al):铝在高温下软化、变形或烧蚀,但铝合金(如铝钠合金)具有较好的耐高温性能,可用于高温炉等领域。
以上是关于五种金属的耐热性能的简单介绍。总的来说,钨是最耐热的金属,但它密度大、加工难度大、价格较贵;铜、铁、镍、铝等金属的耐热性在一定程度上也具有优势,但各自的应用领域和优缺点也不尽相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