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J33材料的技术标准 YB/T 5234-1993《瓷封合金4J33、4J34技术条件》。
4J33热处理制度 标准规定的膨胀系数及低温组织稳定性的性能检验试样,在保护气氛或真空中加热到900℃±20℃,保温1h,以不大于5℃/min速度冷至200℃以下出炉。
4J33品种规格与供应状态 品种有丝、管、板、带和棒材。
4J33熔炼与铸造工艺 用非真空感应炉、真空感应炉或电弧炉熔炼。
4J33应用概况与特殊要求 该合金经航空工厂长期使用,性能稳定。主要用于电真空元件与Al2O3陶瓷封接。制造大型电子管和磁控管的电极、引出盘和引出线。在使用中应使选用的陶瓷与合金的膨胀系数相匹配。当选用合金时,应根据使用温度严格检验低温组织稳定性。在加工过程中应进行适当的热处理,以保证材料具有良好的深冲引伸性能。当使用锻材时应严格检验其气密性。
4J33熔化温度范围 该合金溶化温度约为1450℃。
4J33热导率 4J33合金热导率λ=17.6W/(m•℃)。
4J33成形性能 该合金具有良好的冷、热加工性能,可制成各种复杂形状的零件。但应避免在含硫的气氛中加热。在冷加工时,带材的冷应变率大于70%,退火后会引起塑性各向异性。应变率在10%~15%内,合金在退火时会导致晶粒急剧长大,也将产生合金的塑性各向异性。当zui终应变率为60%~65%,晶粒度7~8.5级时,其塑性各向异性最小。
4J33焊接性能 该合金可采用钎焊、熔焊、电阻焊等方法与铜、钢、镍等金属焊接。当合金中锆含量大于0.06%时,将影响板材的氩弧焊焊接质量,甚至使焊缝开裂。
该合金的零件在与陶瓷封接前,应进行退火、清洗、镀镍,然后与金属化后再镀镍的陶瓷件用银焊封接。
4J33零件热处理工艺 热处理可分为:消除应力退火、中间退火。
(1)消除应力退火 为消除零件在机械加工后的残存应力,要进行消除应力退火:470~540℃,保温1~2h,炉冷或空冷。
(2)中间退火 为消除合金在冷轧、冷拔、冷冲压过程引起的加工硬化现象,以利于继续加工。工件需在干氢、分解氨或真空中加热到750~900℃,保温15min~1h,然后炉冷、空冷或水淬。
4J33表面处理工艺 表面处理可用喷砂、抛光、酸洗。该合金具有良好的电镀性能,表面能镀金、银、镍、铬等金属。
4J33切削加工与磨削性能 该合金切削加工特性和奥氏体不锈钢相似。加工时采用高速钢或硬质合金刀具,低速切削加工。切削时可使用冷却剂。该合金磨削性能良好。
在因瓦合金问世的一百多年以来,取其低膨胀系数低这一特征的应用领域迅速扩大,用因瓦合金制造的精密仪器仪表、标准钟的摆杆、摆轮及钟表的游丝成为早期最重要的产品,在上世纪20年代用因瓦合金代替铂用作于玻璃封接的引丝,大大的降低了成本;到了五、六十年代,
因瓦合金的用途继续扩大,主要用于无线电电子管、恒温器中作控温用的热双金属片、长度标尺、大地测量基线尺等;到了八九十年代,广泛用于微波技术、液态气体储容器、彩电的阴罩钢带、架空输电线芯材、湝振腔、激光准直仪腔体、三步重复光刻相机基板等。进入21世纪之后,随着航天技术的飞速发展,新的应用还包括用在航天遥感器、精密激光、光学测量系统和波导管中作结构件、显微镜、天文望远镜中巨大透镜的支撑系统和需要安装透镜的各种各样科学仪器中。
总之,随着因瓦合金不断应用于人造卫星、激光、环形激光陀螺仪和其他先进的高科技产品,有力地表明这些古老的材料正在帮助现代科学向更高水平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