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新闻中心

媒体资讯

媒体资讯

锰黄铜HMn57-3-1棒材百科

发布:sonhooalloy 浏览:2598次

锰黄铜HMn57-3-1棒材百科


概述

锰黄铜HMn57-3-1是一种以铜、锌为基础,通过添加锰(Mn)和少量其他元素强化而成的特殊黄铜合金。其名称中的“HMn57-3-1”标识了主要成分比例:铜(Cu)含量约57%,锰(Mn)含量约3%,并含有约1%的其他合金元素(如铁、铝等)。该合金因锰元素的加入显著提升了强度、耐磨性和耐腐蚀性,尤其适合制造高负荷机械部件及海洋环境中的耐蚀零件,是船舶、机械制造和电力工业中的关键材料之一。


化学成分与组织结构

主要成分

  • 铜(Cu):56%~58%,作为基体提供导电性和耐蚀性。

  • 锰(Mn):2.5%~3.5%,形成固溶体并细化晶粒,显著提高硬度和耐磨性。

  • 锌(Zn):余量(约38%~40%),平衡成本与加工性能。

  • 其他元素:铁(Fe)、铝(Al)等总量约1%,用于增强抗拉强度和抗脱锌能力。

微观结构
HMn57-3-1以α相为主,锰元素的固溶强化作用使其晶粒细小均匀,同时部分β相的存在提高了高温下的稳定性。这种双相结构赋予材料优异的综合力学性能。


物理与机械性能

  1. 物理性能

  2. 密度:约8.4 g/cm³,略低于纯铜,减轻部件重量。

  3. 熔点:885~910℃,适应中高温工作环境。

  4. 导电/导热性:约为纯铜的25%~30%,优于多数青铜合金。

  5. 热膨胀系数:18×10⁻⁶/℃(20~200℃),热稳定性良好。

  6. 机械性能

  7. 抗拉强度:≥450 MPa,高于普通黄铜(如H62)。

  8. 延伸率:≥12%,兼顾塑性需求。

  9. 硬度:HB 130~160,耐磨性突出。

  10. 疲劳极限:约180 MPa,适合循环载荷场景。


加工与制造特性

  • 热加工:适宜热锻、热挤压,推荐温度范围700~800℃,需避免过热导致晶粒粗化。

  • 冷加工:可进行冷轧、拉拔,但变形量需控制在20%以内以防开裂。

  • 焊接性:可采用氩弧焊或电阻焊,但需预加热至200~300℃以减少焊接应力。

  • 切削性:含锰元素会略微增加切削阻力,建议使用高速钢或硬质合金刀具,配合润滑冷却液。


应用领域

  1. 船舶与海洋工程
    用于制造螺旋桨轴、海水泵阀、船用轴承等,耐海水冲刷和腐蚀性能优异。

  2. 机械制造
    作为高强度齿轮坯料、蜗轮、连杆衬套等耐磨部件,承受高载荷与摩擦。

  3. 电力与电子
    适用于高压电器触头、导电螺栓等,兼具导电性与耐电弧侵蚀能力。

  4. 化工设备
    用于耐腐蚀管道、阀门配件及反应釜搅拌部件,耐受弱酸、碱性介质。


耐腐蚀性能

HMn57-3-1的耐蚀性主要源于锰元素形成的致密氧化膜(MnO₂)及锌的钝化作用,具体表现:

  • 耐海水腐蚀:在流动海水中年腐蚀速率低于0.05 mm/年,优于普通黄铜。

  • 抗脱锌腐蚀:锰抑制锌的选择性流失,延长材料在潮湿环境中的寿命。

  • 耐应力腐蚀开裂(SCC):对氨、硫化物等敏感度较低,但仍需避免长期接触强腐蚀介质。


使用与维护注意事项

  1. 加工前处理:需去除表面氧化层,避免热轧残留应力引发变形。

  2. 环境限制:避免长期暴露于浓酸、浓碱或含氯离子过高的环境中。

  3. 存储要求:干燥通风环境存放,防止湿气凝结引发局部点蚀。

  4. 热处理规范:退火温度建议为450~550℃,保温1~2小时后空冷以恢复塑性。


总结

锰黄铜HMn57-3-1棒材凭借高强耐磨、耐海水腐蚀及良好的加工适应性,成为船舶、机械等领域的优选材料。其性能优势在替代传统青铜和部分不锈钢的应用中尤为显著。随着高端装备制造业对材料轻量化、长寿命需求的提升,HMn57-3-1在新能源、海洋开发等领域的发展潜力将进一步释放。



  • 13918129114
    24小时服务热线
  • chinasonhoo@163.com
    企业邮箱
  • 上海市奉贤区奉浦大道111号
    商虎地址
Copyrights©2022 上海商虎有色金属有限公司 备案号:沪ICP备202303431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