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新闻中心

媒体资讯

媒体资讯

C2680黄铜带百科解析

发布:sonhooalloy 浏览:1289次

C2680黄铜带百科解析

一、基本定义与成分

C2680黄铜带是一种以铜(Cu)和锌(Zn)为主要成分的二元合金材料,属于普通黄铜(α单相黄铜)的典型代表。其命名源自日本工业标准(JIS H3100),对应的中国牌号为H68(GB/T 5231),美国UNS编号为C26800。
成分比例:铜含量约为68%,锌含量约32%,允许含有微量杂质元素(如铁、铅、锡等),但总量通常控制在0.3%以下。这种配比使其在强度、延展性和耐腐蚀性之间达到平衡。


二、物理与化学特性

  1. 物理性质

  2. 颜色:常温下呈明亮的金黄色光泽。

  3. 密度:约8.5 g/cm³,介于纯铜(8.96 g/cm³)与锌(7.14 g/cm³)之间。

  4. 熔点:940~950℃,适合常规热加工工艺。

  5. 导电/导热性:约为纯铜的28%,优于多数工程合金。

  6. 化学特性

  7. 耐腐蚀性:在干燥空气、淡水及中性溶液中表现良好,但在潮湿含硫环境或酸性介质中易发生脱锌腐蚀。

  8. 应力腐蚀倾向:在氨气、汞盐或高应力环境下可能发生开裂,需通过退火消除残余应力。



三、机械性能特点

C2680黄铜带的力学性能可通过冷加工和热处理调控,典型参数如下:

  • 退火态(软态):

    • 抗拉强度:300~400 MPa

    • 延伸率:≥50%

    • 硬度:约HV 80-100

  • 硬态(冷轧态):

    • 抗拉强度:600~750 MPa

    • 延伸率:3%~10%

    • 硬度:HV 150-180

其冷加工硬化率适中,深冲、弯曲等成型能力优异,适合复杂形状加工。


四、制造工艺关键点

  1. 熔炼与铸造:采用感应炉熔炼,严格控制锌挥发损失,铸坯需均匀化处理以消除偏析。

  2. 热轧:初始热轧温度700~800℃,加工成中间厚度带坯。

  3. 冷轧与退火:通过多道次冷轧(加工率40%~80%)配合中间退火(450~600℃),调整材料硬度与塑性。

  4. 表面处理:抛光、酸洗或镀层(如镀锡、镀镍)以提升耐蚀性与外观。


五、典型应用领域

  1. 电子电器

  2. 导电端子、连接器、散热片基材(兼顾导电性与成型性)。

  3. 建筑装饰

  4. 门把手、灯具配件、装饰镶条(利用其光泽与耐候性)。

  5. 汽车工业

  6. 燃油系统管件、刹车垫片(耐振动疲劳特性)。

  7. 日用品制造

  8. 奖牌、首饰、拉链齿(易加工且成本适中)。


六、与其他黄铜材料的对比

  • C2600(H65):铜含量65%,塑性更高,适合深冲制品(如弹壳),但强度略低于C2680。

  • C2720(含铅黄铜):添加约0.3%铅,切削性能优异,但环保性受限。

  • C2801(H59):铜含量60%,β相增多,强度高但塑性下降,多用于耐磨结构件。


七、发展趋势与挑战

随着环保法规趋严,无铅化C2680衍生合金(如添加铋、硅替代铅)成为研究热点。此外,通过纳米晶化或复合镀层技术提升其耐磨性与耐蚀性,正逐步拓展其在高端精密部件中的应用场景。未来,绿色制造工艺与高性能改性将是该材料发展的核心方向。


以上解析综合了C2680黄铜带的材料特性、工艺关联性及多行业应用逻辑,为选材与工程优化提供科学参考。



  • 13918129114
    24小时服务热线
  • chinasonhoo@163.com
    企业邮箱
  • 上海市奉贤区奉浦大道111号
    商虎地址
Copyrights©2022 上海商虎有色金属有限公司 备案号:沪ICP备202303431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