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新闻中心

媒体资讯

媒体资讯

Cu-ETP紫铜棒百科解析

发布:sonhooalloy 浏览:1294次

Cu-ETP紫铜棒百科解析

1. 定义与基本成分

Cu-ETP紫铜棒是以电解精炼铜为原料制成的工业材料,其英文全称为Electrolytic Tough Pitch Copper(电解韧铜),国际通用牌号为C11000(ASTM标准)。紫铜因表面氧化后呈紫红色而得名,其铜含量≥99.90%,氧含量控制在0.02%-0.04%之间,其余为微量杂质(如硫、铁等)。ETP铜的“韧”体现在其优异的延展性和加工性能,是工业领域应用最广泛的纯铜类型之一。

2. 制造工艺

Cu-ETP紫铜棒的生产流程包括以下核心步骤:

  • 电解精炼:通过电解法将粗铜提纯至99.95%以上,去除砷、铅等有害杂质。

  • 连铸连轧:采用连续铸造工艺形成铜坯,再经热轧或冷轧制成棒材,确保内部晶粒均匀、致密。

  • 成型加工:通过热挤压(700-900℃)或冷拉拔(室温)工艺调整棒材的直径与机械性能。冷加工可显著提升强度,但会牺牲部分塑性。

3. 物理与化学特性

  • 导电性与导热性:Cu-ETP导电率≥100% IACS(国际退火铜标准),导热系数约401 W/(m·K),是电力传输和散热器件的理想材料。

  • 机械性能:退火态抗拉强度为200-250 MPa,延伸率≥45%;冷加工后抗拉强度可达400 MPa,但延伸率降至10%以下。

  • 耐腐蚀性:在干燥大气中抗氧化性强,潮湿环境中易生成碱式碳酸铜(铜绿),但对非氧化性酸(如盐酸)耐蚀性较差。

  • 加工性能:支持冲压、锻造、焊接(氩弧焊优先)等多种加工方式,热加工温度需控制在650-850℃以避免晶粒粗化。

4. 核心应用领域

  • 电气工程:用于制造母线排、变压器绕组、高压开关触头等,发挥其高导电特性。

  • 建筑与装饰:作为耐候性屋顶材料、雕塑构件,或经表面处理后用于室内装饰。

  • 热交换系统:加工成冷凝管、散热片,应用于制冷设备与化工换热器。

  • 科研领域:在超导材料基底、真空镀膜靶材、粒子加速器组件中作为关键载体。

5. 技术标准与规范

Cu-ETP紫铜棒需符合多国标准:

  • 国际标准:ASTM B187(美国材料试验协会)、EN 13601(欧盟标准)

  • 中国标准:GB/T 4423-2007《铜及铜合金拉制棒》

  • 关键指标:密度8.89-8.94 g/cm³,电阻率≤1.724 μΩ·cm(20℃),维氏硬度HV 40-100(视加工状态)。

6. 选购与加工建议

  • 质量鉴别:优质产品表面应无裂纹、起皮,断面呈均匀玫瑰红色,氧含量检测报告需明确。

  • 加工要点:冷变形后需进行退火(400-600℃)以消除内应力;切削加工时建议采用钨钢刀具并配合乳化液冷却。

  • 存储条件:需避免与氯离子(如海水环境)长期接触,仓储环境相对湿度宜低于60%。

7. 结语

Cu-ETP紫铜棒凭借其卓越的导电性、可加工性和经济性,成为现代工业不可替代的基础材料。随着新能源、5G通信等领域对高效导体的需求增长,其在高纯度化(如无氧铜方向)及纳米结构改性方面的研究将持续深化,推动材料性能的进一步突破。



  • 13918129114
    24小时服务热线
  • chinasonhoo@163.com
    企业邮箱
  • 上海市奉贤区奉浦大道111号
    商虎地址
Copyrights©2022 上海商虎有色金属有限公司 备案号:沪ICP备202303431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