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新闻中心

媒体资讯

媒体资讯

镍基合金Nimonic93冷轧板(厚度≥2.0mm)百科解析

发布:sonhooalloy 浏览:4809次

镍基合金Nimonic93冷轧板(厚度≥2.0mm)百科解析

一、材料概述

Nimonic93是一种以镍为基体的高温合金,属于Nimonic系列合金中的经典牌号,专为极端高温和复杂应力环境设计。其通过添加铬、钴、钛、铝等元素强化,兼具优异的高温强度、抗氧化性及耐腐蚀性能,广泛应用于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叶片、核能设备等关键高温部件。冷轧板(厚度≥2.0mm)通过精密轧制工艺制成,具有均匀的微观组织和稳定的尺寸精度,适合高精度加工需求。


二、化学成分与核心作用

Nimonic93的主要成分及功能如下:

  1. 镍(Ni):占比约60%-65%,构成合金基体,提供高温下的结构稳定性及抗蠕变能力。

  2. 铬(Cr):含量约18%-21%,增强抗氧化和耐腐蚀性,形成致密氧化膜(Cr₂O₃)抵御高温氧化。

  3. 钴(Co):约15%-18%,固溶强化基体,提升高温持久强度。

  4. 钛(Ti)与铝(Al):总量约3%-4%,通过析出γ'相(Ni₃(Al,Ti))实现沉淀强化,显著提高合金的耐热性。

  5. 碳(C)与微量硼(B):优化晶界结构,抑制高温下晶界弱化,改善蠕变抗性。


三、关键性能特点

  1. 高温力学性能

  2. 抗拉强度:室温下≥900 MPa,在700°C时仍保持≥600 MPa。

  3. 持久强度:750°C/1000小时条件下,断裂强度≥250 MPa。

  4. 抗氧化性:在800°C以下长期使用,表面氧化速率≤0.1 mm/年。

  5. 物理特性

  6. 密度:约8.3 g/cm³,低于部分镍基合金,利于轻量化设计。

  7. 热膨胀系数:13.5×10⁻⁶/°C(20-800°C),与多数高温部件兼容。

  8. 工艺适配性

  9. 冷轧板材可通过焊接(TIG、电子束焊)、冲压、机加工成型,但需控制冷作硬化倾向。


四、冷轧板制造工艺标准

  1. 工艺流程

  2. 熔炼:真空感应熔炼(VIM)+电渣重熔(ESR),确保成分均匀、杂质含量极低(S、P≤0.015%)。

  3. 热轧:初始坯料加热至1150-1200°C,轧制成中间厚度板坯。

  4. 冷轧:多道次轧制(总变形量30%-50%),厚度精度控制±0.05mm,配合中间退火消除应力。

  5. 热处理:固溶处理(1080°C±10°C/空冷) + 时效处理(700°C/16h),优化γ'相分布。

  6. 表面处理:酸洗去除氧化皮,表面粗糙度Ra≤0.8μm,符合AMS 5598标准。

  7. 质量控制标准

  8. 成分检测:遵循ASTM E1473光谱分析法,确保元素偏差≤±1%。

  9. 力学测试:按ASTM E8/E21执行高温拉伸试验,晶粒度控制在ASTM 6-8级。

  10. 无损检测:超声波探伤(EN 10160 Class B)确保内部无缺陷。


五、典型应用领域

  1. 航空发动机:燃烧室衬套、涡轮导向叶片,耐受燃气冲刷及热循环。

  2. 能源装备:燃气轮机叶片、核反应堆热交换器管道,适应长期高温高压环境。

  3. 工业高温炉:辐射管、夹具,要求抗高温变形及渗碳腐蚀。


六、选材与采购要点

  1. 厚度选择:≥2.0mm的冷轧板适用于需兼顾强度与成型性的部件,过薄易导致加工变形。

  2. 认证要求:优先选择符合AMS 5707或GB/T 14992标准的供应商,需提供材质报告及热处理记录。

  3. 加工建议:切削加工推荐低速高进给,避免过热;焊接后需局部时效处理恢复性能。


结语

Nimonic93冷轧板凭借其卓越的高温性能和成熟的工艺体系,成为高温关键部件的优选材料。采购时需重点关注成分合规性、热处理工艺完整性及表面质量,以确保其在极端工况下的可靠性。



  • 13918129114
    24小时服务热线
  • chinasonhoo@163.com
    企业邮箱
  • 上海市奉贤区奉浦大道111号
    商虎地址
Copyrights©2022 上海商虎有色金属有限公司 备案号:沪ICP备202303431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