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Ni32Cr21AlTi 是一种高性能的铁镍铬基耐腐蚀合金,属于特种不锈钢/高温合金范畴。其命名直接体现核心成分:Fe(铁)为基体,Ni(镍)约32%,Cr(铬)约21%,并添加Al(铝)、Ti(钛)等强化元素。该合金以热轧工艺制成厚度≤10.0mm的板材,兼具卓越耐蚀性与良好加工性。
镍(Ni):30-33% → 主导耐蚀性,稳定奥氏体结构,抗还原性介质。
铬(Cr):19-22% → 形成钝化膜,抗氧化性酸及高温腐蚀。
铁(Fe):余量 → 平衡成本与性能的基体元素。
钼(Mo):6-7% → 关键抗点蚀/缝隙腐蚀元素,提升耐氯化物性能。
铜(Cu):1.0-1.4% → 增强硫酸环境耐蚀性。
氮(N):0.15-0.25% → 提高强度与耐孔蚀能力。
铝(Al)+钛(Ti):微量(通常Al≤0.3%, Ti≤0.3%)→ 形成沉淀强化相,提升高温强度。
碳(C):≤0.015% → 超低碳设计避免晶间腐蚀。
成分设计亮点:高镍铬钼+氮铜组合,实现全工况耐蚀;超低碳+稳定化元素(Ti)保障焊接安全性。
耐腐蚀性
酸性环境:抗浓硫酸、磷酸、混酸(如硝酸+氢氟酸),优于316L、904L。
氯化物环境:耐点蚀指数PREN≥40,适用于海水、含氯离子化工介质。
还原/氧化交替环境:抗应力腐蚀开裂(SCC),用于烟气脱硫(FGD)系统。
机械性能(热轧态)
抗拉强度:≥650 MPa
屈服强度:≥300 MPa
延伸率:≥35%
硬度:≤220 HB
注:实测值受固溶处理工艺影响,需符合技术标准。
工艺性能
热成型性:1100-900℃区间可热弯/热卷,避免600-900℃敏化区。
焊接性:推荐TIG/MIG焊,焊材选用同系合金(如ERNiCrMo-11),无需后热处理。
冷加工性:≤10mm薄板可冷剪、冲压,但需高吨位设备(因高强高硬)。
标准体系 | 牌号示例 | 对应规范 |
国际通用 | UNS N08031 | ASTM B625, B688 |
欧洲标准 | EN 1.4562 | EN 10095 (耐热钢) |
Alloy 31® | 商品名(VDM/ATI等) | |
中国国标 | NS1403 | GB/T 15007 (耐蚀合金) |
日标 | JIS NW 031 | JIS G4312 (耐热钢板) |
采购关键指标:需明确合同采用标准(如ASTM B625)、交货状态(固溶态)、表面等级(No.1或酸洗)。
化工设备:浓硫酸储罐、混酸反应器、磷酸蒸发器。
海洋工程:海水淡化管道、船用泵阀部件。
环保能源:烟气脱硫洗涤塔、垃圾焚烧换热器。
石油开采:高含硫油气输送管道内衬。
材质认证:要求供应商提供熔炼报告(炉号成分)、第三方力学/晶间腐蚀测试报告(按ASTM A262 E法)。
表面质量:热轧板需无氧化皮残留,允许轻微辊印但禁用有裂纹、分层缺陷材料。
公差控制:≤10mm薄板厚度公差通常按±0.15mm(ASTM标准)。
特殊要求:如需抗高温腐蚀(≤550℃),需确认铝钛含量上限;若用于焊接结构,关注碳、硫、磷含量(建议S≤0.005%)。
FeNi32Cr21AlTi(UNS N08031)热轧薄板是解决严苛腐蚀环境的战略材料,其价值在于:
✅ 成分优势:高镍铬钼氮铜协同作用,覆盖广谱腐蚀工况。
✅ 工艺适配:≤10mm厚度易于冷热加工,缩短制造周期。
✅ 标准明确:国际主流标准支撑质量可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