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H1035 是一种 Fe-Ni-Cr 基固溶强化型变形高温合金,通过铬、钨等元素的固溶强化作用,在 900℃以下环境中表现出优异的热强性与抗氧化性能。其综合性能接近镍基合金 GH3039,却具有更高的性价比,成为航空航天、能源动力领域关键部件的理想材料。该合金在燃气轮机中主要用于制造涡轮外环、燃烧室及排气装置等,尤其适用于高温高压、复杂应力环境下的长期服役。
化学成分:以铁为基体,含镍 35%-40%、铬 20%-23%,并添加钨(2.5-3.5%)、铝、钛、铌等元素协同强化。碳含量控制在 0.06-0.12%,确保焊接性能与抗腐蚀能力。
物理性能:密度 8.17g/cm³,热导率 12.6W/(m・K)(100℃),线膨胀系数随温度升高逐步增加。弹性模量介于 142-199GPa 之间,兼具强度与抗变形能力。
力学性能:室温下抗拉强度≥520MPa,屈服强度≥205MPa,延伸率≥40%。高温环境中,700-900℃下仍能保持稳定的热强性,但长期服役可能因时效硬化导致室温塑性略有下降。
热处理制度:板材:1100-1140℃固溶处理后空冷;锻棒及环形件:1130-1150℃固溶 1-1.5 小时水冷,随后 710-730℃时效 8-10 小时空冷。特殊结构件需通过多次固溶与时效优化组织均匀性。
热加工:锻造加热温度 1140-1180℃,终锻温度≥900℃,单次变形量≤60%,适用于复杂形状的涡轮外环分块式结构制造。
冷加工:冷轧、冷拉工艺性能良好,深冲系数达 2.03-2.15,适合薄壁零件成型。
焊接性能:推荐使用氩弧焊,可搭配 GH3030 或 GH3044 焊丝以改善熔池流动性。焊后需退火消除应力,避免晶界氧化。
耐高温与抗氧化:在 900℃以下长期工作时,表面氧化膜稳定,可抵御燃气腐蚀。
结构适应性:分块式设计(如 12 块扇形结构)通过周向间隙补偿热膨胀差异,配合挂钩与径向销连接,确保与机匣的热协调变形。
冷却技术兼容性:冲击板与外环基体形成的多子腔冷却结构,结合雾化冷却与气膜保护,显著提升散热效率,延长部件寿命。
表面防护:热侧涂覆耐磨涂层,减少与动叶叶顶的摩擦损耗,同时阻隔高温燃气直接侵蚀。
航空发动机:燃烧室壁板、火焰筒、加力燃烧室组件及导向器环。
船用燃气轮机:高压涡轮外环块,通过分块结构与冷却设计应对盐雾腐蚀及极端温差。
能源工业:高温反应器、热交换器及核反应堆管道,满足耐高压与抗腐蚀需求。
GH1035 合金凭借其平衡的高温性能、易加工性及经济性,成为燃气轮机涡轮外环的核心材料。未来通过成分优化(如微合金化)与制造工艺升级(如增材制造),其在更高温度、更复杂工况下的应用潜力将进一步释放,为动力装备的高效化与可靠性提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