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FRHC紫板材是一种特殊铜基材料,其名称由以下部分构成:
Cu:化学元素铜(Copper)的符号,表明材料以铜为主要成分。
FRHC:全称为“Fire Refined High Conductivity Copper”,即火法精炼高导铜,指通过火法精炼工艺提纯的高纯度铜材。
紫板材:指材料表面因氧化或特殊涂层处理呈现独特的紫色光泽,兼具功能性与装饰性。
该材料结合了高纯度铜的物理特性与表面改性技术,广泛应用于电子、建筑及高端制造领域。
高导电/导热性:纯度≥99.9%,电导率可达58 MS/m(IACS标准),热导率385 W/(m·K),适用于高效能导电场景。
表面改性层:
紫色氧化膜由CuO/Cu₂O复合层构成,厚度5-20μm,硬度提升至150HV。
耐腐蚀性较裸铜提升3倍(盐雾试验>96小时)。
机械性能:抗拉强度220-250 MPa,延伸率>15%,支持精密冲压加工。
环保性:无铅、镉等有害物质,符合RoHS指令要求。
火法精炼:在1150-1250℃熔融态下氧化除杂,氧含量控制在50-200 ppm。
连铸连轧:通过水平连铸形成坯锭,经多道次热轧至目标厚度(0.5-5mm)。
表面处理:
可控氧化:300-400℃可控气氛中形成致密氧化膜。
涂层强化:可选涂覆纳米陶瓷层(如Al₂O₃)增强表面性能。
电子工业:高密度PCB接地层、射频屏蔽罩、芯片散热基板。
新能源领域:燃料电池双极板、光伏汇流排,利用其耐蚀导电特性。
建筑装饰:抗菌铜饰面(ASTM E2149标准)、艺术装置材料。
特种制造:真空镀膜靶材、粒子加速器超高真空部件。
功能集成:表面电阻<1mΩ/sq,同时实现电磁屏蔽与装饰效果。
寿命提升:在85℃/85%RH环境中,使用寿命较普通铜材延长2-3倍。
加工兼容性:支持激光切割(功率500-1000W)、微弧氧化等先进加工工艺。
存储条件:建议湿度<60%RH,避免Cl⁻离子环境。
焊接工艺:推荐氩气保护钎焊(钎料熔点>450℃)。
表面维护:乙醇基清洁剂擦洗,禁用酸性溶液。
随着5G通信与新能源技术发展,Cu-FRHC紫板材在毫米波器件散热、氢燃料电池等领域需求持续增长。研究热点集中于:
原子层沉积(ALD)超薄防护层技术
铜-石墨烯复合材料开发
光热协同抗菌表面构建
该材料体现了传统金属材料通过表面工程实现功能升级的典型路径,在高端制造领域具有重要战略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