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J87是一种镍基软磁合金焊丝,属于精密合金材料,具有优异的磁性能和焊接性能。其化学成分与物理特性经过优化设计,常用于高精度电子元器件、传感器、磁屏蔽装置等领域的焊接修复或制造。作为典型的软磁材料,1J87在弱磁场环境下表现出高磁导率、低矫顽力等特点,同时兼具良好的加工性和耐腐蚀性。
主要元素:镍(Ni)含量约85%-86%,铁(Fe)约12%-13%,并添加微量钼(Mo)、铜(Cu)等合金元素。
冶金优势:通过真空熔炼工艺控制杂质含量(如碳、硫、磷),确保材料纯度。其晶体结构为面心立方(FCC),有利于磁畴壁移动,降低磁滞损耗。
热处理响应:经退火处理后,晶粒尺寸均匀化,残余应力显著降低,磁性能可提升20%-30%。
磁性能
初始磁导率(μi)≥25,000 mH/m,最大磁导率(μm)≥100,000 mH/m,矫顽力(Hc)≤1.2 A/m。在0.002 T磁场强度下,磁感应强度(B值)可达0.8 T以上,适用于高灵敏度磁路系统。
热学特性
线膨胀系数(20-100℃)约为12×10⁻⁶/℃,居里温度(Tc)约400℃,确保在宽温域内磁性能稳定。熔点介于1420-1450℃之间,需配合惰性气体保护焊接。
力学性能
退火态抗拉强度约450-550 MPa,延伸率≥35%,硬度HRB 65-75。其韧性优异,可承受冷轧、拉拔等塑性加工,适用于复杂形状焊件的成型。
电弧稳定性:1J87焊丝在TIG(钨极惰性气体保护焊)和MIG(熔化极气体保护焊)中表现良好,电弧柔和、飞溅小,焊缝成形光滑。
保护气体选择:推荐使用99.999%高纯氩气,流量10-15 L/min,避免氧化导致的磁性能劣化。
热输入控制:建议焊接电流80-120 A(φ1.2 mm焊丝),层间温度≤150℃,防止晶粒粗化。焊后需进行850-900℃真空退火处理以恢复磁性能。
精密仪器:用于磁头、磁致伸缩传感器、高精度电流互感器的焊接修复。
电子工业:在磁屏蔽罩、电感线圈等部件制造中,确保焊缝区域与基材的磁性能匹配。
航空航天:适用于卫星姿态控制磁力矩器、导航系统的磁敏感元件连接,满足真空环境下的可靠性要求。
储存条件:需密封防潮保存,避免表面氧化生成NiO等杂质层。
焊前处理:焊件表面需彻底去除油污、氧化皮,建议采用化学清洗(如丙酮超声处理)。
磁性能保护:避免焊接热影响区(HAZ)过宽,可通过脉冲焊接或激光焊减少热损伤。
兼容性测试:与异种材料(如1J50、硅钢)焊接时,需预先评估界面脆性相生成风险。
优势:相较于1J79等同类材料,1J87具有更高的初始磁导率和更低的矫顽力,特别适合微弱磁场检测场景。
局限:成本高于普通软磁合金,且高温环境下(>300℃)磁性能衰减明显,需配合热防护设计。
1J87焊丝凭借其卓越的软磁特性和工艺适应性,已成为精密电磁器件制造的关键材料。其应用效果高度依赖焊接工艺的精准控制,未来随着微型化电子设备的发展,该材料在微连接技术领域的潜力将进一步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