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GH941是一种镍基粉末高温合金,属于第二代粉末冶金高温合金体系,是我国自主研发的高性能材料,专为极端高温、高压及复杂应力环境设计。其核心设计目标是在600-750℃范围内保持优异的力学性能、抗氧化性及抗蠕变能力,主要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的高温部件,如航空发动机涡轮盘、涡轮叶片及航天动力系统关键结构件。
FGH941的化学成分以镍(Ni)为基体,添加铬(Cr,约12-15%)、钴(Co,约10-12%)、钼(Mo,3-5%)等强化元素,同时包含铝(Al,3-4%)、钛(Ti,4-5%)形成γ'强化相(Ni₃(Al,Ti)),以及微量铌(Nb)、钨(W)、碳(C)等元素。其γ'相体积分数可达50%以上,通过粉末冶金工艺实现晶粒细化(平均晶粒尺寸10-20μm),有效抑制晶界弱化现象。
高温力学性能
在750℃环境下,FGH941的抗拉强度仍保持800MPa以上,屈服强度超过650MPa,持久寿命(750℃/530MPa)达200小时以上。其高温疲劳强度(700℃)相比第一代合金提升约20%,归因于均匀细小的γ'相弥散强化。
抗氧化与耐腐蚀性
表面形成的Cr₂O₃-Al₂O₃复合氧化膜在900℃以下具备自修复能力,氧化速率低于0.1mm/1000h。在含硫、氯等腐蚀介质环境中(如海洋大气),点蚀速率比传统合金IN718降低35%。
抗蠕变性能
在650℃/690MPa条件下,稳态蠕变速率低于1×10⁻⁸ s⁻¹,归功于γ'相的定向粗化抑制位错运动,以及晶界碳化物(MC型)的钉扎效应。
采用等离子旋转电极(PREP)或氩气雾化(AA)制粉技术,粉末粒度控制在50-150μm,经热等静压(HIP,1120℃/120MPa)或热挤压成形,配合双重时效热处理(1080℃固溶+760℃/8h时效+650℃/24h二次时效),实现γ'相尺寸优化(200-300nm)与晶界碳化物连续分布。
航空发动机高压涡轮盘:承受650-720℃离心应力,比传统锻件减重15%
可重复使用航天器热端部件:在瞬态热冲击(ΔT>1000℃/s)下保持结构完整
核电高温紧固件:服役寿命达40年(设计温度700℃)
当前研究聚焦于:
极端环境适应性:开发梯度涂层(如Pt-Al/YSZ)以提升1000℃以上短时抗氧化能力
增材制造兼容性:通过激光选区熔化(SLM)优化工艺参数,减少未熔合缺陷(孔隙率<0.2%)
损伤容限提升:引入纳米级氧化物弥散强化(ODS)相,使裂纹扩展速率降低40%
相较于第一代FGH4096合金,FGH941在750℃下的持久强度提升18%,同时通过降低铪(Hf)含量使热加工窗口拓宽30℃,解决了传统粉末合金热塑性不足的问题。与欧美同类合金RR1000相比,其成本降低约25%(得益于稀土元素优化配比)。
FGH941作为我国战略性高温材料体系的重要组成,其性能指标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随着第三代合金FGH98X系列的研发推进,该材料将持续支撑我国在超音速航空发动机、高比冲火箭发动机等领域的核心技术突破。未来发展方向将聚焦于智能化制备工艺与多尺度结构设计,以满足1500℃级超高温应用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