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合金为奥氏体低碳Ni-Mo-Cr合金,在650-1040℃表现出优异的稳定性,提高了抗晶间腐蚀的能力,在适当的制造条件下可避免边缘线腐蚀敏感性和焊缝热影响区腐蚀。该合金用于烟气脱硫系统、酸洗和酸再生工厂、醋酸和农用化学品生产、二氧化钛生产(氯法)、电解电镀等。
密度:ρ=8.9g/cm3 熔化温度范围:1325~1370℃
下表中的最小值是标定尺寸规格试样(固溶处理态)的纵向和横向上测得的数据,特殊规格产品及特殊材料性能可以按客户需求定制。
GH113为面心立方晶格结构,其化学成分保证了金相稳定性和抗敏化性。
高含量的钼和铬使得GH113合金耐各种化学介质,包括还原性介质,例如磷酸、盐酸、硫酸、氯气、有机或无机含氯介质。由于高镍含量,GH113能有效抵抗氯引起的应力腐蚀开裂,甚至是热氯化物溶液。
镍基合金的晶体结构主要为高温稳定之 面心立方体(FCC)沃斯田铁结构,为了提高其耐热性质,添加了大量的合金元素,这些元素会形成各种二次相,提升了镍基合金之高温强度。二次相的种类包含各种形式之 MC、M23C6、M6C、M7C3碳化物,主要分布在晶界,以及如 γ' 或 γ'' 等结 构上为整合性(Coherent)之有序(Ordering)介金属化合物。γ'与 γ'' 相之其化学组成大致是Ni3(Al, Ti) 或 Ni3Nb,此类有序相在高温下非常稳定,经由它们的强化可得到优良的潜变破坏强度。典型镍基合金之微组织如图1:
随着合金化程度的提高,其显微组织的变化有如下趋势:γ'相数量逐渐增多,尺寸逐渐增大,并由球状变成立方体,同一合金中出现尺寸和形态不相同的γ'相。此外,在铸造合金中还出现在凝固过程中形成的γ+γ'共晶,晶界析出不连续的颗粒状碳化物并被γ'相薄膜所包围,这些微组织的变化改善了合金的性能。此外,现代镍基合金的化学成份十分复杂,合金的饱和度很高,因此要求对每个合金元素 (尤其是主要强化元素)的含量严加控制,否则会在使用过程中容易析出其他有害的介金属相,如σ、Laves相等,将损害合金的强度和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