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8200铬锆铜棒是一种高性能铜合金材料,属于铬锆铜(Cu-Cr-Zr)系列。其通过添加铬(Cr)和锆(Zr)元素实现强化,兼具高导电性、高强度、耐高温及耐磨性,广泛应用于高温焊接、模具制造、电力设备等领域。该材料符合美国ASTM B301标准,国际通用代号包括UNS C18200和欧洲CW106C,是工业领域重要的功能型铜合金之一。
C18200以铜(Cu≥99.2%)为基体,主要添加铬(0.6-1.2%)、锆(0.03-0.3%),并严格控制杂质元素(如铁、硅、铅等)。铬和锆的协同作用形成细小的析出相,显著提升合金的强度与高温稳定性。
导电性
导电率约80% IACS,虽略低于纯铜,但在高强铜合金中表现优异,适合同时要求导电与承载力的场景。
强度与硬度
抗拉强度可达400-550 MPa,硬度HRB 75-95,显著优于普通纯铜,耐磨性突出。
耐高温性
软化温度高达500°C以上,在高温环境下仍能保持稳定的力学性能,避免软化失效。
导热性
导热系数约320 W/(m·K),适合散热与热传导需求较高的部件。
焊接工业:电阻焊电极、点焊头、滚焊轮,利用其高导热性和抗高温变形能力。
模具制造:压铸模具镶件、注塑模具流道,依赖其耐磨性和抗热疲劳性能。
电力设备:高压开关触头、断路器部件,平衡导电需求与机械强度。
航空航天:火箭发动机喷嘴衬套、高温紧固件,耐受极端热应力环境。
真空熔炼
采用真空感应熔炼技术,精准控制铬、锆元素比例,减少杂质与氧化。
热变形加工
通过热挤压或热轧工艺制成棒坯,细化晶粒并提升致密度。
固溶时效处理
固溶(900-950°C水淬)后,经时效(450-500°C)析出Cr₂Cu和Cu₅Zr相,实现强度与导电性的最优平衡。
精加工
冷拉拔或磨削至目标尺寸,表面可镀银或镍以增强耐腐蚀性。
高强度与导电性结合:解决传统铜合金强度不足或高强材料导电性差的问题。
抗高温软化:长期在400-500°C环境下工作不易变形,延长部件寿命。
耐磨耐电弧侵蚀:适合频繁接触或高电流冲击的应用场景。
加工控制:时效温度与时间需精确调控,避免过时效导致性能下降。
表面防护:在腐蚀性环境中建议镀层处理,防止铬元素选择性氧化。
替代选择:若需更高导电性(>90% IACS),可考虑铍铜(C17200)或银铜(C11400)。
C18200铬锆铜棒通过合金化与热处理工艺的优化,在强度、耐热性及导电性之间实现了卓越平衡,成为高端制造业的关键材料。随着新能源汽车、智能装备等领域对高效能材料需求的增长,其在精密焊接、高温散热等场景的应用潜力将持续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