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5212锡青铜是一种高性能铜基合金,属于日本工业标准(JIS)中定义的磷锡青铜系列(对应中国牌号QSn6.5-0.1)。该合金以铜(Cu)为基体,添加锡(Sn)和微量磷(P)等元素,通过冷加工强化后具有优异的弹性和耐磨性,是制造精密弹性元件和耐磨部件的理想材料。
铜(Cu):余量(约93.5-95.5%)
锡(Sn):5.5-7.0%(核心强化元素)
磷(P):0.03-0.35%(脱氧剂,提升流动性)
杂质总和:≤0.2%(严格控制铁、铅等元素)
力学性能
抗拉强度:冷轧态可达600-800 MPa
延伸率:10-25%(依加工状态变化)
硬度:HV 160-220
弹性模量:110-125 GPa
疲劳强度优异,适合高频次弹性变形场景
物理特性
密度:8.8-8.9 g/cm³
导电率:13-15% IACS(优于铍青铜)
导热系数:75 W/(m·K)
热膨胀系数:18×10⁻⁶/℃(20-300℃)
功能特性
耐腐蚀性:在干燥大气、淡水及非氧化性酸中稳定
耐磨性:摩擦系数低(0.15-0.3),抗粘着磨损
无磁性:适用于电磁敏感环境
冷加工性:可进行深度冲压、弯曲等塑性加工
热加工:热轧温度650-800℃,终轧温度不低于550℃
冷加工:需中间退火(600-650℃)消除加工硬化
热处理:去应力退火(250-300℃/1-2h)保持弹性
表面处理:可电镀镍/锡或化学钝化提升耐蚀性
电子工业:手机弹片、5G连接器、继电器触点
机械制造:精密弹簧、膜片、轴承保持架
汽车部件:涡轮增压器垫片、变速箱同步齿环
仪器仪表:压力传感器波纹管、精密齿轮
特殊环境:海洋工程耐蚀紧固件、核电站控制棒导向件
与同类材料相比:
对比铍青铜:成本降低40%,无毒性,导电性更优
对比黄铜:强度提升2-3倍,耐蚀性显著增强
对比不锈钢:导热性高5倍,电磁屏蔽性优异
微型化需求:适应电子元件向0.1mm级超薄化发展
绿色制造:无铅化工艺满足RoHS指令要求
复合改性:纳米碳管增强型C5212研发中,强度有望突破1GPa
避免在含氨、硫化氢等还原性介质中长期使用
焊接时需采用氩弧焊保护,防止锡元素烧损
长期工作温度建议≤150℃,高温环境需特殊处理
C5212凭借其独特的性能组合,在现代工业中占据重要地位。随着表面纳米涂层等新技术的应用,其应用边界仍在持续扩展,成为精密制造领域不可替代的关键材料之一。